甘草 【别名】蜜甘、国老、灵通、甜草
作者:延边王努力
更新时间:2024-12-15
点击数:
【名称概述】
甘草,别名:国老、甜草、乌拉尔甘草、甜根子。豆科、甘草属多年生草本,根与根状茎粗壮,是一种补益中草药。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,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,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,长25~100厘米,直径0.6~3.5厘米。外皮松紧不一,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。根茎呈圆柱形,表面有芽痕,断面中部有髓。气微,味甜而特殊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、祛痰止咳、脘腹等。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。甘草多生长在干旱、半干旱的荒漠草原、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。根和根状茎供药用。
【生长分布】
主产于中国北方,以内蒙古甘肃等地所产者为著。
【性味归经】
性平,味甘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
【主要来源】
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、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形态特征】
茎直立,多分枝;托叶披针形,两面密被白色短茸毛;花萼钟状,基部偏斜并膨大呈囊状;花冠紫色、白色或黄色。
【采收加工】
春、秋两季均可采挖,趁鲜切去茎基、幼芽、支根及须根,切段后晒干。
【性状鉴别】
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;形成层呈棕色环状;断面中心有髓。
【功能主治】
甘草具有补脾益气、祛痰止咳、缓急止痛、调和诸药的功效。可主治脾胃虚弱、倦怠无力、大便溏薄、乏力发热等。
【用法用量】
煎服,1.5~9克。生用性微寒,可清热解毒;蜜炙药性微温,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。
【使用注意】
反京大戟、芫花、甘遂;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,湿盛胀满、水肿者不宜使用;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潴留,引起水肿。
【配方妙用】
1、治咽炎:甘草9克。用开水冲泡后服用。
2、治脾虚:炙甘草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各9克。研为细末,每次取15克水煎服。